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5篇

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5篇

发布时间:2022-11-15 09:30:04

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5篇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  上饶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5篇,供大家参考。

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5篇

篇一: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

  上饶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我市按分口设置模式对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并对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市纪委干部室组成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市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和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一)我市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2009年,我市根据省纪委统一部署,通过对比研究,消化吸收外部经验做法,结合本市实际,选定了以分口设置模式对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在省纪委、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市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于2009年3月正式启动,10月基本完成。我市分口设置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派驻分口设”,是指在派驻机构设置方面,按照“职能相近、方便工作、精简机构”的原则,将县(市、区)直部门(单位)分口划片,撤销原有纪检组,设置相应的纪工委、监察分局,每个县(市、区)一般设立5-6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改革后,全市12个县(市、区)共分口设置71个纪工委、监察分局。2、“机构高规格”,是指在机构规格、编制和领导职数方面,按照“精干高效、科学合理、有利工作"的原则,将纪

  1

  工委机构规格定为正科级,监察分局定为副科级,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配备2个科级领导职数,核定5—6名行政编制数.相比改革前,派驻机构级别有所提高。

  3、“工作统一管”,是指在业务工作、干部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全部由县(市、区)纪委统一管理。

  4、“监督全覆盖”,是指在统一管理范围方面,原有的派驻(出)机构和部门党委的内设纪委原则上撤销或不予保留,所有县(市、区)直部门(单位)都作为成员单位全部纳入相应的纪工委、监察分局管辖监督,同时将党组织关系隶属县(市、区)委领导的垂直管理部门作为联系单位也纳入相应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监督范围,实现了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全覆盖。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以来,我们按照县级纪委常委会要转变领导方式、领导理念,充分发挥纪工委、监察分局职能作用;县级纪委机关各室要转变业务指导方式,理清工作关系,加强协同合作;纪工委、监察分局要转变角色定位,强化监督主体地位;各部门要转变观念,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抓好反腐倡廉建设的“四个转变”要求,积极探索纪工委、监察分局有效履行职责的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半年多来的运行,取得了如下成效:1、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提高。统一管理后,全市共有71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平均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可配备干部5.34名.通过改革,机构数减少291个,精简率达80。38%;人员力量增长4.68倍,极大改变了原派驻机构单打

  2

  独斗,力量薄弱的局面。通过改革对派驻机构干部队伍进行了一次优化组合,从年龄结构看,统一管理后,纪工委、监察分局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下降3。1岁。从学历结构看,统一管理后,纪工委、监察分局班子成员本科人数提高了10。4%;研究生及以上人数提高了2。6%。通过改革,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构建“优进、严管、高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2、服务大局能力得到加强。按分口设置派驻机构,有效解决同体监督的矛盾,厘清了监督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监督的起点更高、力量更大、范围更广、专业性更强。实践证明,实行统一管理后,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监督主体地位得到了明确,开展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结合省、市、县纪委的重点工作,各县(市、区)纪工委、监察分局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余干县开展了家电下乡的执法检查;万年县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及“六条禁令”执行情况的督查活动,下发督查通报8期,通报单位和人员30余次.上饶县对县直单位的工作纪律情况进行了“全覆盖式"暗访,发出通报2期;鄱阳县走访单位112次,参加(列席)相关活动会议30次,指导或接受咨询79次。

  3、查办案件力度加大。纪工委、监察分局改变了过去县直派驻机构工作力量分散在各部门单枪匹马唱“独角戏”的工作局面,有效地整合了办案资源。改革前,2008年一年,县直单位纪检组自办案件数不到20件,违纪款收缴几乎没有,而到目前为止,12个县(市、区)纪工委、监察分局共调查各类信访件155件,其中立案42件,收缴违纪款

  3

  142万余元。自成立以来,纪工委还参与县级纪委查办案件110余次,协助市纪委办案12人次,合计130多天。

  (三)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由于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一项体制、机制上的全面改革,改革后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1、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人员难到位。全市71个纪工委、监察分局班子及科级纪检员到位后,县(市、区)纪委严格按照中纪发9号文件的精神,严把工作人员进口关,广泛采取公开考选、选拔、选调等方式充实纪工委、监察分局,改善人员结构,目前已新增3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公务员46名,但是由于基层符合纪检监察干部准入条件的公务员总体数量偏少,要完全到位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客观上也制约了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开展.2、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不久,即2009年11月,我市举办了新进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对纪工委的干部进行了纪检监察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但只是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属于普及型培训;而新进纪检监察系统干部99人,占纪工委现有总人数的43%,其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加强;纪工委、监察分局面对的是不同的部门和行业,而各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责权限、工作运行模式、业务知识要求又不尽相同,要监督到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就需要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干部对所辖各部门的工作业务要熟悉了解,更对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了解掌

  4

  握各方面专业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也直接导致了纪工委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力不从心现象,影响到了纪工委效用的发挥。

  3、工作关系需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以来,各县(市、区)纪委在干部管理、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多方面工作运行机制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信州区《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运行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广丰县《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报告制度》、玉山县《纪工委、监察分局财务报账管理规定(试行)》等等,市纪委也于2010年3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县(市、区)纪工委、监察分局案件查处工作暂行办法》以力争早日渡过磨合期,将县级纪委机关与纪工委拧成一股绳,实现“1+1〉2”的效果,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其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工作关系的理顺、工作理念的转变都需要一段磨合期、适应期,而且由于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在工作运行机制的建设上还存在制度不够具体、全面,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当前纪工委与纪委常委会、机关科室、所辖部门间的工作关系仍然有不顺畅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县级纪委常委会如何对纪工委、监察分局实施有效领导,机关科室在业务工作上如何指导纪工委,被监督部门如何主动接受监督、以及如何进行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上还需进一步理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工委履行职能,发挥效用.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建议:1、积极开拓人员入口渠道。多渠道探索选人用人方式、方法,充实力量,在现有人员入口渠道的基础上,建议是否

  5

  可将纪工委空缺人员列入全省公务员统一招考范围,以拓宽入口,保证人员基本素质。

  2、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研究制定“学习型”机关的建设标准和推进机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培训活动,提倡自我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进一步将培训资源向县级纪委、纪工委倾斜,采取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的方法,探索纪工委与纪委机关人员交流轮岗的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熟悉和把握政策的能力、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攻坚克难办案的能力、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推进改革创新的能力、统筹协调配合的能力。

  3、制定统一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制度是根本,机制是保障。要从制度上规范纪工委、监察分局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以制度促进领导理念的转变,领导方式的变革.在制度上理顺纪工委、监察分局与机关各室的工作关系,避免互相打架、互相扯皮现象的发生,真正形成合作互补的局面。要从制度上强化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监督主体地位,赋予其以必要的职权,树立合法的威信.要从制度上明确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地位,加强其责任主体意识,强化其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建议在继续加强县级纪委、纪工委自身探索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市纪委的指导力度,出台规范性文件,理顺工作关系。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一个统一有序的制度体系,解决好纪工委、监察分局如何才能做到用权不越权、监督不干涉、有为不乱为的“三不”问题。

  6

  二、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乡级纪委是乡级党代会选举产生的,自身具有独立性,是在县级纪委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样存在同级监督难等问题。要对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应当遵循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原则,注意继续保留和发挥其自身优势,同时,解决乡镇纪委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一)目前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现行的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运行多年,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直接面向人民群众,对群众的了解最直接,在化解干群矛盾、解决群众身边问题、夯实执政基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与履行职责要求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人员配备上不适应。目前,我市12县(市、区)共有212个乡镇(街道)纪委,已配210名乡镇(街道)纪委书记,81名纪委专职副书记,另配乡镇纪委委员507名,由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乡镇工作现状,使得乡镇纪委干部无法做到专职专用,往往是本应是主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变成了副业.一方面,乡镇纪委书记都是乡镇党政班子的骨干力量,除了分管的纪检工作外,还要承担很多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和乡镇中心工作,有些乡镇纪委书记身兼数职,对纪检监察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虽然乡镇包括纪委书记有3-5名纪委委员,有些乡镇还配备了一名纪委专职副书记,但因乡镇工作的特殊性,纪委委员均由乡镇站所负责人兼任,其本身就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

  7

  分散了大部分精力,就是纪委专职副书记也无法做到专职专用。

  二是监督管理上不适应。目前的双重管理体制影响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乡镇纪检干部受县级纪委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其考核、评价以乡镇党委的意见为主,导致同级监督难的问题同样出现在乡镇纪委上,对乡镇党政班子,尤其是对两位党政正职的监督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乡镇纪委采取的是选举制,而乡镇纪委面对的对象如乡镇班子成员、村级“两委"成员都有选举权,也导致一些乡镇纪委干部因为“选票”和“帽子”不敢大胆履行监督职责。

  三是培训教育机制上不适应。乡镇纪检干部的纪检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一方面,基层纪检监察队伍专业性不强,业务不够熟悉,缺少查案的基本功,欠缺办案经验,其业务素质难以在实践工作中得到磨练和提高。另一方面,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平时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业务知识得不到有效补充和及时交流,存在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的现象,造成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都相对滞后。此外,乡镇纪检干部调整较为频繁也导致乡镇纪检工作缺乏一定的延续性,也影响了乡镇纪检干部实践经验的积累。

  四是查办案件能力水平上不适应。由于乡镇管理体制和现状,导致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力度不够,案件查处工作开展较困难。目前,乡镇纪委基本上只查办一般党员的违纪违法案件或一些违反计生、失职的案件,对于乡镇班子成员、站所长、村“两委”干部的查处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既存在难过人情关、畏难情绪严重的问题,也存在纪检干部

  8

  案件查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办案能力和质量偏低的问题。

  (二)对乡级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几点体会

  1、试点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我市横峰县纪委在去年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过程中,作为试点单位,在保持其他基础架构不变的情况下,从新设立的5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中单列了2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对口乡镇(街道)纪委,履行县纪委授予的纪检监察职能。通过近半年的工作运行,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开展成效初显。

  一是形成了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合力。该县共有10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有3名纪检干部,其中,纪委书记1人,兼职纪委委员2人,由于乡镇纪委书记同时分管大量其他工作,纪委委员也是兼职人员,乡镇纪委明显感到力量不足。向乡镇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后,既直接充实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力量,同时纪工委、监察分局还可以对辖管范围内乡镇纪委力量统一进行调配,合力查处一些重点信访案件,有效解决了乡镇纪检监察组织人单力薄的问题。

  二是强化了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的监督。纪工委、监察分局作为县级纪委派出机构,与乡镇党委、政府不相隶属,实现了监督与被监督的分离,使监督工作更具独立性和权威性.纪工委、监察分局通过列席所辖乡镇党委、政府有关会议、驻乡镇巡查、专项督查等,对党政领导班子及重大事项实施

  9

  监督,有效地解决了乡镇同级纪委难以监督同级党委的问题。

  三是加强了基层执纪办案工作力度.将乡镇纳入纪工委、监察分局管辖范围,一方面实现工作重心下移,监督关卡前移,另一方面克服了体制的束缚,关系网的羁绊,可以排除干扰,放开手脚办案,有效解决了乡镇纪委查办案件难的问题。去年11月份纪工委、监察分局正式运行以来,2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共办理领导签批信访件21起,立案9件,实现了乡镇纪委案件查办数量和质量的新突破.

  四是突出解决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一些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由于乡镇职能的限制,协调难度大,力度不够,一些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影响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时效性。而纪工委、监察分局在接到反映后,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查办,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今年3月份,该县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所辖某镇群众反映该镇存在大量非法采矿和采砂企业,造成该镇河流严重污染的问题,及时派员进行了调查,并向县纪委、监察局提出了合理的处理建议,责令县内相关部门对10余家非法采矿、选矿和采砂企业予以关停,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新体制的“四个有利于”横峰县的改革试点,对口乡镇的纪工委、监察分局展现了蓬勃的活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呈现了新面貌。相比改革前,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加大对乡镇党政班子尤其是党政正职的监督力度,督促乡镇党政班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廉洁自

  10

  律意识,规范从政行为。纪工委、监察分局与乡镇党委、政府没有从属关系,从体制设置上就解除了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后顾之忧,为纪工委加强对乡镇党政班子的监督亮起了“绿灯”。通过列席重要会议、开展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督查等手段,极大地加强了乡镇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将监督触角直接延伸到乡镇、村,让广大的乡镇、村干部深切体会到了时时有监督、处处有监督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规范了从政行为。

  二是有利于规范乡镇“三重一大”事项,加强事前监督,防范于未然。未改革前,乡镇纪委书记自身作为“三重一大"事项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之一,容易出现“监督难,难监督”的情况,导致对乡镇“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监督流于形式。改革后,乡镇所有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必须事先报对口纪工委、监察分局,纪工委就可以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对项目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开展监督,有效防止了违规行为的产生,解决了事后监督难的问题。

  三是有利于提高查办案件力度和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比乡镇纪委,纪工委作为专职从事纪检监察业务的机构,在信访调查、查办案件过程中,工作环节较少,顾虑较少,受到外界影响也较少,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查核实,同时,作为县级纪委的派出机构,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具有天然优势,既容易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作出的结论也更令干部群众信服。也就避免了因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公信力不高导致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四是有利于提升乡镇纪检监察业务工作水平,增强乡镇

  11

  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性。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由于分管工作较多,精力有限,专业水平不高等原因,乡镇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存在着得过且过的现象,工作随意性较大。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相对来说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在指导乡镇纪委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乡镇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提升乡镇纪委的整体工作水平。

  (三)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新时期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之一,就目前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如云南红塔区的做法,撤销乡镇纪委,另行组建纪工委、监察分局,由县级纪委统一管理。此种模式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的监督比过去更加有力,科级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增强,但是,由于乡镇纪委撤销后,一方面,乡村干部对基层纪委组织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忽视了纪委一套班子的地位,直接影响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负责乡镇的纪工委脱离了乡镇的工作环境,与乡镇、村组工作始终有一段距离,对一般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掌握了解不够,监督工作浮在面上,沉不下去,深不进去.同时,由于负责乡镇的纪工委身处中心城区,与群众距离相对较远,群众诉求渠道不畅,如对基层党员干部有信访举报或投诉,又不愿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时,不知该到哪里申诉。二是如贵州遵义市、云南玉溪市的做法,将乡镇纪委书记高配为正科级或有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提高乡镇纪委地

  12

  位。此种模式,强化了党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大了党政抓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纪委组织协调的力度得到加强。但是仍然存在其职权受到同级党委领导的制约,工作难以打开局面,对“一把手”监督制约不力的问题。

  三是如我市横峰县做法,保留乡镇纪委同时,将乡镇纳入纪工委、监察分局管辖范围,纪工委、监察分局由县级纪委统一管理。此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和纪工委工作优势,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乡镇纪委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因乡镇区域广阔,位置分散,相互间距离较远,若一个纪工委同时分管较多乡镇,工作难度较大。在实际操作中,需考虑将乡镇纳入纪工委、监察分局的方式.

  因此,建议在我市横峰县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取如下模式:

  1、基本思路:按照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进行分口设置,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明确纪工委、监察分局与乡镇纪委之间的工作关系和职责。

  2、机构设置:保留乡镇纪委,在现有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基础上,合理考虑各个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量,将乡镇纳入管辖范围。对于乡镇数少的县(市、区)既可安排2-3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专门管辖乡镇,也可将乡镇分别纳入现有纪工委、监察分局予以管辖;对于乡镇数偏多的县,则将各乡镇分别纳入现有纪工委、监察分局中予以管辖。

  3、职能划分:在对乡镇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的划分上,采取乡镇纪委日常工作负责制与纪工委、监察分局重点工作

  13

  巡查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划片协作,由乡镇纪委负责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日常工作,而纪工委、监察分局侧重于信访调查、案件查处、执法监察、专项督察等业务性、时效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此种职能划分模式有两个优点:一是纪工委、监察分局既能加强对乡镇纪委的业务指导,又可使纪工委、监察分局不陷入乡镇纪委繁杂事务中,同时,还能通过乡镇纪委及时了解掌握乡镇工作的第一手情况、资料。二是纪工委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整合辖区纪委力量,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和交叉检查力度,做到合理配置资源。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效果。

  对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问题,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迈进,在实践中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完善此次改革,更深入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14

  

篇二: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

  全融合、全覆盖、全监督——监察体制改革的浙江经验

  原标题:打造全融合全覆盖监察新体系——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浙江样本”之二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解决当前反腐败斗争遇到的实际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国家监督体系。在判断改革成效时,要看各地是否坚持和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否把党中央关于纪委与监委合署办公的精神落到实处,实现机构、人员、职能全面融合,是否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是否加强了监察委员会的内部监督制约等。

  浙江在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时,围绕上述几个方面,着力打造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

  实现“1+1=1”的“全融合”效果

  牢牢把握“全融合”的理念和要求,通过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实现反腐败力量全面整合、人员全面融合、工作全面聚合,人财物集约配置,使改革效益最大化。

  坚持机构“全融合”

  浙江省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不增加机构、职数和编制总数的前提下,按照“全融合”要求,监委与纪委共同设立综合部门、信访部门、案件监督管理部门、案件审理部门、追逃追赃部门、执纪监督部门和审查调查部门,形成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相互融合、相互衔接、互为一体的工作格局。

  坚持业务“全融合”

  机构成立后,把检察机关转隶人员与原纪检监察机关人员混编,“全融合”安排人员。浙江还重点加强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调查部门、案件审理部门人员力量,以新老搭配、交叉搭配的方式,把熟悉纪律审查和职务犯罪调查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审查调查部门,熟悉法律文书和诉讼业务的干部充实到审理部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转隶人员业务特长和优势。通过开展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双向业务培训,使监委干部尽快熟悉新业务,补齐各自的短板,深入推进思想理念、执纪执法观念融合。

  坚持感情“全融合”

  对转隶人员的安置、待遇做妥善安排,关心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增强转隶同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利用纪检监察学习讲坛、委领导与干部谈心谈话、干部座谈交流、微党课、机关干部读书会等平台,定期开展思想交流。通过细致思想工作,不断强化转隶人员“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意识。

  把“全覆盖”要求落实到履职全程

  对照全面覆盖的要求,扎实开展监督、调查、处置工作,把监察范围覆盖到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环节。

  监察对象“全覆盖”

  在中央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监察对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监察范围,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委派到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按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属于监察对象,使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在监察范围之内,实现了由监督“狭义政府”到“广义政府”的转变,使国家监察全覆盖与党内监督全覆盖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改革前浙江省行政监察对象为38.3万人,改革后监察对象为70.1万人,增长了83.02%。

  监察网络有效拓展

  在省、市、县三级全部建立监委、实现纵向层面监察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各级派驻纪检组更名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授予其部分监察职能,实现横向层面监察职能的有效拓展。同时,整合执纪监督部门和派驻机构人员力量,强化协同作战的综合优势和监督合力,形成工作统筹考虑、力量统筹调配、成果统筹运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严防“灯下黑”,强化自我监督

  纪检监察机关的作风和纪律,关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效,关乎党和国家的信用和形象。浙江省在推进改革试点过程中,始终把加强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扎紧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灯下黑”。

  在机构设置上,省、市两级实行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职责分开、部门分设

  审查调查部门不固定联系单位和地区,一事一交办,一案一受理。省纪委4位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分别分管信访、案件监督管理、审查调查和案件审理等不同的工作部门,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制

  约的机制。所有的问题线索,在处置过程当中都要经过集体会商,防止出现不按规则办事情甚至谋取私利等问题。

  在制度安排上,根据监察措施的权限大小,设置层级不同的审批程序,严格决策和审批要求

  作出立案调查决定、处分决定等重要事项,必须向上级监委、同级党委请示报告,接受党委监督。

  不论采取监察措施,还是对上请示、对下批复,都要全面留痕,使监察职能履行的全过程有据可查。谈话、讯问、询问,以及留置全过程,都同步录音录像,防止权力滥用。

  在涉案款物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专门保管制度,设立专用账户,固定专门场所,指定专人保管。在履行职责方面,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存在可能影响公正监察情形的,监察人员必须回避。

  建立说情、过问案件情况记录、报告制度,对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行为,逐一记录和备案,严防徇私舞弊行为。对私存线索、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同时,依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篇三: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

  公司纪委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汇报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公司纪委牢固树立纪检监察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服务企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切入点,使查办案件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纪律保证。20年以来,我们共查处各类违规违纪案件※※件,处分违规违纪人员※※人,其中受到党纪处分※※人,受到行政处分※※人。通过查办案件共追缴违纪金额※※万元,为企业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余万元。回顾两年来查办案件的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是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给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企业转型和深化改革中,由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人面对诱惑和私欲,不惜牺牲企业利益,想尽一切办法钻制度和管理的空子,千方百计隐匿痕迹,致使案件形式复杂多样,查办案件难度加大。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我们落实办案责任,确保了查案工作的顺利进行。1、争取领导重视。纪检监察工作要有位,就必须要有为,以自己的实绩赢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两年来,我们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为企业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对查出的问题,从头上入手,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案件查处和公司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情况,从而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信任,并给予了纪检监察工作极大的支持。一是在办案经费上充分支持。为了降低成本,全公司实行费用包干,但唯独对纪检监察的办案经费实报实销;

  二是在人员上充分支持。近年来纪检监察因公司改革需要精减了人员的又全部补齐。去年,公司给纪检监察部门增配了3人。今年,又与大专院校联系,再配备1名法律本科生给纪检监察部门;

  三是在协调案件查处工作上充分支持。要求各单位党政组织必须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案件查处工作,不得设置障碍,否则按党风廉政责任制追究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还亲自过问重大案件,支持和指导查案工作,使查案工作始终在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下进行。

  2、落实办案责任。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三定三包”办案制度。即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包质量、包教育、包监督。每件案件明确主办、协办人员,案件主办人全面负责案件的初核、立案、调查、移送、审理和结案。同时,加强对办案工作的检查考核,对办案成绩突出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有效地激励了办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积极探索,拓宽案,是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基础及时受理群众信访举报,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拓宽案、寻找案件线索的有效途径。为扩大案,我们先后设立了网上电子举报信箱,在全公司生产区域设立了举报箱8个,并有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挖掘线索,为查案工作奠定了基础。1、从信访初核中发现案件线索。我们对每一个信访举报线索,通过采取集体“会诊”的形式,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p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和调查的着眼点。一是事件的内容,二是署名的形式,三是动机目的,四是新旧线索。在初核中,拓宽思路,注意发现新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20年元月,职工举报公司※※人员内外勾结假验收的问题,当时举报信不到20个字,经集体“会诊”后,确定先初核。为便于开展工作,办案人员首先学习了四天的操作流程,搞清了验收的每一个环节。调查后,没有发现程序问题,有的同志建议撤回。为慎重起见,经集体会再次“会诊”,认为应从查找票据入手调查,很快查出了※※人员弄虚作假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多万元的事实,给予了3名违纪人员开除厂籍处分,一名干部给予留党察看两年、行政留用察看一年处分,并追究了4名中层干部的领导责作。

  2、从审计中发现查案线索。我们定期每月对7家主要生产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尤其是加大了对子、分公司的审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去年,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存在收入不入账的问题,审计人员立即将线索通报纪检监察人员,纪检监察人员顺藤摸瓜,查出※※公司设立“小金库”※※万元的违纪事实,给予了相应责任人政纪处分。

  3、从效能监察中发现案件线索。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公司不断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仅去年,纪检监察就出场※※次对进厂大宗原燃材料及检化过程、化验异议复样、工程建设项目隐蔽工程、三家锁存样情况进行了现场监察,并从中发现了损害公司利益的违纪线索。如我们在抽查氧化铁皮核算中,发现原材料公司计划员、核算员、复核员工作严重失职的问题。通过立案查处,追缴经济损失※※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4、从相关场合部门收集案件线索。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经常深入群众,从群众的言谈中了解情况,发现线索,并注重整合公安、治安保卫部、信访办等部门的信访资,从他们提供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如我们查处职工医院门诊收费员涂改发票,套取现金※※万余元的案件就是相关部门提交线索后查处的。由于当事人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我们按照规定将※某移送给司法机关处理。

  5、从物资采购中发现案件线索。公司每年物资采购资金达十几亿元,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非常大。因此,采购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加大监控力度,减少和杜绝管理漏洞,我们定期走访生产单位,了解采购物资的使用质量,从中发现线索。如我们在※※厂调查了解情况时,发现设备材料公司购买的柔性吊带没有比价就先采购进厂使用。通过网络询查,与生产厂家联系,很快查出了进厂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问题,给予了责任人行政处分。两年来,我们先后查处了违规违纪计采人员※※名,共组织招投标※※次,为企业直接降低采购成本※※多万元,通过比价方式直接降低采购成本※※万元。

  三、完善机制,严肃执纪,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的关键两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查办案件中只有完善办案机制才能使查案工作事半功倍,只有严肃执纪才能把“从严治党”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取信于职工。1、完善机制,做到“三到位”。

  一是目标管理到位。我们把公司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承担反腐倡廉的职责进行分工,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要求与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技改工程、干部任免和物资采购等挂钩考核,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与二级单位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落实目标,并将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的条件之一;

  二是办案指导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办案的指导,帮助调查,使基层办案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办案工作得到整体推进。两年来,二级单位自办案件※※起;

  三是管理工作到位。我们在准确及时掌握全公司办案工作的静态和动态情况的基础上,实行集中开会部署,分片督查,切实加强对办案工作的协调和督促检查,使办案工作全过程步入有序管理的轨道。

  2、在办案中做到“四个准确”。一是超前预测准确。针对违纪人员在案件查处之初就做好了反调查思想准备,一有风吹草动就要进行串供的情况。我们在采取行动前尽量可能地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获取关键证据,把握案件查处的主动性;二是立案准确。一旦掌握线索,迅速出击布防,开展查案工作。我们在查办※※公司※※弄虚作假一案时,在获取化验数据后,立即立案,快捷行动,使案件得到了突破。违规违纪人员在化验数据的面前,不得不承认错误事实,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万余元;三是抓主要矛盾准确。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就是要紧紧地咬住对当事人定性的线索不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获得结论。在此基础上扩大线索,加大力度,从而突破全案。如在查处※※公司案件中,当事人自以为烧毁账本无从入手,我们抓住该公司与其签订经济承包协议书这个主要线索,一举查获了※※名工段干部侵占职工利益的问题,追缴了不当得利※※余万元;四是定性准确。确定错误性质和提出处理意见均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该定什么性就定什么性,不能错误定性。如在※※的问题定性上,部分同志认为应定性为贪污,通过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我们最后定性为职务侵占。后来法院也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两年来,我们案件定性无一差错,准确率达到100。3、严肃执纪,做到“三不放过”。即违纪者问题不查处不放过,违纪者不处理不放过,违纪者不受到教育不放过。去年,我们在查办一名车间干部收受“红

  包”的问题时,该干部对自己所犯错误认识不足,并串通他人做假证,企图逃避追究。我们在说明事实情况后,对该干部和作假证的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了深刻检查,上缴了红包※※元。

  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的目的加大查处案件力度,打击腐败现象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在这方面,我们在近几年查办案件中有深刻的体会。1、跟踪检查,抓好督促整改。去年,我们通过信访初核,查出了一些人在企业管理中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的问题。对此,我们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通过检查督促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我们查处部分职工弄虚作假,虚填检测数据的问题后,除了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外,我们还专门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跟踪检查,协助被跟踪单位建立了规章制度,防止问题反弹,确保进厂原料数据的准确性。2、拾遗补缺,抓好制度建设。针对案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优势,从建章立制入手,堵塞管理漏洞。近两年来,共下发监察建议和监察决定书※※份,制定各类规章制度※※余项。如,我们在※※公司※※名干部侵占职工利益的案件后,从公司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关于规范中层、生产(辅助)车间干部和班组长个人收入的通知》,规范各级干部收入的发放和必须履行的程序,增强了干部收入的透明度。同时规定擅自给自己或违反程序领取收入的,第一次扣以5倍的罚款,第二次给予免职处理。我们还定期与人力资部、工会和企业策划部一道,定期检查规定的落实情况。今年为进一步规范中层的行为,又制定了《关于中层干部实行廉政保证金制度》,每年固定从中层干部年薪中拿出20进行考核,促进干部既能廉洁自律,又能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工作。3、立足治本,抓好思想教育。我们在案件检查中始终坚持“四个结合,一个反馈,一回访制度”,把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贯穿案件检查的各个环节,取得了良好成效。四个结合:即一是开展思想教育与突破案件相结合。重点解决好被调查人知错认错问题,用正反典型,开导被调查人,使其放下包袱,改正错误;二是揭露问题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在案件查办中,既要把问题查清,又要关于善于剖析案件,从中发现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向有关部门提出头治理建议,促进被查单位完善制度,改进工作;

  三是追究责任与挽回经济损失相结合,不仅要查出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还要想方设法追回国家(集体)的经济损失;四是依法依纪与合情合理相结合,注意把工作失误和主观故意区别开来,认真听取被处理人的意见,使其心悦诚服。“一个反馈”,即通过在案件检查过程中所了解到不同人员的思想情况,及时向单位党政组织反馈,为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提供信息。“一回访制度”,即每年对受处分的干部要进行回访,鼓励犯错误的干部看到成绩看到光明,真正把受处分作为新起点,确实改正错误。两年来,我们回访受处分人员※※人,无1人重犯错误。

  

篇四: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理念为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

  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汇报(共3篇)

  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市4月26日医改工作大会后,我县高度重视,县长会后立即主

  持召开全县医改工作会,具体安排部署各项医改工作。我局按市县医改要求,积极行动,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系统医改工作,及时召开了全系统医改工作大会,拉出了“XX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2X年度具体安排及任务分解表”,配备专门力量,抓好具体工作,确保了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主要目标完成情况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202X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29.0545万人,参合率98.49%。制订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方案,下半年将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已明确乡级新农合经办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由县经办机构直接管理。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出台了《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制订了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人事管理具体办法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市医改精神,制定完善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及统一配送办法,并按照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工作流程和制订的时1

  间表,积极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库存药品清理和基本药物配送企业招标工作,全县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已全部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5月31日开始实行了基本药物和增补药品零差率销售,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政府指导价,并将零差率销售前后的药品价格张榜公布。

  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5月15日前,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核编定岗,并通过招考和民主推荐方式,公开选聘了乡镇卫生院院长。落

  实安置了分流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工作正在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前我县总投资XXX万元的卫生院门诊楼项目已完工,不久将投入使用。县卫生局、县保健站、疾控中心、监督所“四位一体”工程主体也已完工,7月份可投入使用。全县8所乡镇卫生院202X年经过省市考核验收,全部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截止4月底,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立8.1万人份;建档率25%,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9万份,健康教育服务人次4.8万人;3岁以下儿童建册管理*****人;孕产妇建册管理2413人;老年人保健管理8822人;预防接种率98%;传染率疫情报告率100%;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邢台县、临城等兄弟县市多次派人参观取经,市督导组给予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高度评价,称“XX模式”值得全省推广,并被列为邢台市试点县。今年,我县将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争创省市先进。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目前,我县正在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有激励有约束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和多元化办医的竞争机制,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存在问题农村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低、待遇低、服务能力差,增加了一体化管理工作难度。需政府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工资补助等政策,提高农村医技人员素质,增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吸引力。下步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医改办公室,具体负责医改工作。建立了医改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层层抓好落实。实行局班子成员分包乡镇责任制,全面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广大医务人员是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值得社会尊敬和信赖的队伍。医改当中,具体措施的实施,我们问计于医务人员,使改革更加符合实际,

  同时创造更好的职业环境,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医务人员更受尊重,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加大工作指导。及时了解上级医改政策,积极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本地实际,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实行典型引路,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医改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医改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宣传医改的成效和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使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

  二0一一年五月三十日第2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现行的财税体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的。这些年来,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政府的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但随着形势发展变化,现行财税体制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必须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预算公开。政府预算收入取之于民,社会公众有权监督这些钱怎么花、花到哪、效果如何。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存在使用不规范、效率不高和资金沉淀等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也缺乏约束,这些与预算透明度不够、监督检查乏力是分不开的。要进一步加大预算公开力度。一要扩大预算公开范围。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更要公开。除公共预算外,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要进一步向社会公开。各级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也要逐步公开透明。二要细化公开内容。部门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要尽快公开。完善政府收支预算

  科目体系,明确公开项目,做到科目粗细有度、表述清晰明了,让老百姓能看懂、社会能监督。三要强化预算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预算公开问责机制。通过提高透明度强化监督和约束,使预算编制和执行更加阳光,使财政资金使用更有绩效,减少寻租腐败的机会。二是推进税制改革。当前的重点是扩大营改增。这项改革不只是简单的税制转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系统考虑,营改增还有五步曲。第一步,202X年继续实行营改增扩大范围;第二步,202X年基本实现营改增全覆盖;第三步,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制;第四步,完善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配体制;第五步,实行增值税立法。今年要走好第一步,除已经确定的铁路运输和邮政业实行营改增外,还要将电信业等纳入进来。同时,要清费立税,推进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加快环境保护税等立法进程,继续降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三是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总体看,中央政府部门管了不少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去年我们启动了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中央政府在“三农”方面的审批权下放,各项涉农资金全部直接下拨到省,由地方统筹使用。这项改革取得经验后,不仅要在全国推广,其他方面也要借鉴其做法,把一些不适合中央部门管理的事权与财权下放。当然,中央该加强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也要加强。要通过改革,健全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使中央与地方各安其位、各负其责、上下协同,促进政府治理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汇报人:xiexiebang2014.08.23第3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理念,为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将五大理念贯穿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塑造金融开放发展新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和审慎管理框架,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平衡、稳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一)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金融发展新体制

  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进一步深化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加强资本约束,完善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促增长、调结构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继续巩固商业性金融机构改革成果,优化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结构,改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和制衡机制。推动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境金融资源配置权的中资金融机构快速稳健成长。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合作性金融健康发展,形成广覆盖、可持续、补充性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增强国有金融资产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二)发挥金融创新功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加大金融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构建普惠性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创新间接融资服务科技创新方式,银行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贷联动。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推进专利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三)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

  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和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前瞻性。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让市场在人民币利率形成和变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选择和培育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沟通机制,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促进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结合,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制和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减少财政库款波动对流动性的冲击。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构建结构平衡、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协调发展是实体经济平衡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我国总体金融结构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仍然偏低,宏观杠杆率高企的同时经济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十三五”时期,应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功能,优化企业债务和股本融资结构,使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显著提高。预计从202X年到2020年,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将从17.2%提高到25%左右,债券市场余额占GDP比例将提高到100%左右。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以充分信息披露为核心,减少证券监管部门对发行人资质的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退市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以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场外市场为主发展债券市场,形成包括场外、场内市场的分层有序、品种齐全、功能互补、规则统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构建产权协调、混合所有、有效竞争的金融服务体系

  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积极作用,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在改善监管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银行业。形成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金融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的制度环境。(三)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主流业态与新兴业态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

  近年来,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主流金融业态借助网络科技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业信息化、综合化经营渐成趋势。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支持并规范第三方支付、众筹和P2P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审慎稳妥开展综合经营。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大数

  据平台建设,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一)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绿色信贷机制

  通过绿色金融再贷款、财政对绿色贷款的贴息和担保、对商业银行进行绿色评级等手段,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充分发挥征信系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支持排放权、排污权和碳收益权等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二)发挥金融市场支持绿色融资的功能

  创新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投融资机制,发展交易市场。支持和鼓励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明确绿色债券的界定、分类和披露标准,培育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机构和绿色评级能力。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投资产品,鼓励机构投资者投资于绿色金融产品。建立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制度安排。建立绿色产业基金。推动发展碳租赁、碳基金、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构建金融业双向开放新体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全方位对外开放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金融资源高效配置、金融市场深度融合。(一)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

  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提升股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序拓展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范围和规模,扩大境内机构境外发行债券的主体类型和地域范围,放宽境

  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建立与国际金融市场相适应的会计准则、监管规则和法律规章,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

  深化内地与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金融合作。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香港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推动香港金融服务业向着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加大内地对港澳金融开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海峡两岸金融业合作及贸易投资双向开放合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平潭等对台经济金融合作平台。开拓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新格局。(二)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融资。加强国际收支尤其是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加强审慎管理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审查,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多元化运用外汇储备。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推动建立多元化的全球融资框架,实现我国金融资产全球布局。(三)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

  树立对人民币的信心,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推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货币金融合作,以服务“贸易投资和产业链升级”为重点,从巩固人民币计价结算货币地位,向支持人民币的市场交易和国际储备功能推进。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新兴市场区域化使用的便利性,逐步向国际金融中心和发达国家延伸。推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更好地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十三五”期末,预

  期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我国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例超过1/3,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增长。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推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向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调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国际性影响力。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展普惠金融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缩小收入差距,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普惠金融是让每一个人在有需求时都能以合适的价格享受到及时、有尊严、方便、高质量的各类型金融服务。(一)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发展多业态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不同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开拓“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提高农村信用社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发展能够高效便捷低成本地提供融资、汇款、结算和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扩大中小企业各类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集合债、私募债发行。支持并规范移动互联支付、小额贷款等创新性、专业性、社区性金融业态发展。建立全国土地当量核算和配额交易机制,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综合运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

  推进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涉农保险品

  种,提高农村保险深度和密度,改善政策性保险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推动巨灾保险立法进程,界定巨灾保险范围,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体系。通过债权、股权、不动产等多种投资渠道,促进保险资金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三)完善筹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六、坚持底线思维,实现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原来被高速度所掩盖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未来五年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一)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借鉴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互相补充,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统一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探索将系统重要性资产扩张活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畴。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外债宏观审慎管理。(二)健全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强化综合经营监管,实现新型金融业态监管全覆盖。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以理财产品、私募基金、场外配资等为代表的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业务监管全覆盖。构建集中统一的货币支付清算和金融产品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系统,建设统一共享的金融综合统计体系和中央金融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监管机构充分及时的信息交换。加快金融监管转型,确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体系。(三)建立国家金融安全机制,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重要基础,金融改革成败取决于金融安全,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具有充分信心是金融安全的基本内涵。建立国家金融安全审查机制,健全金融安全网,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职能,

  建立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全面提高财政和金融风险防控和危机应对能力。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措施,建立金融处罚限制制度,有效应对极端情况下境外对我实施金融攻击或制裁。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降低杠杆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篇五: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

  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展的情况报告

  省纪委监委驻省工信厅纪检监察组: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青国资党〔2019〕77号,下称《实施意见》)要求,我司认真总结梳理,现将有关情况如下:一是召开纪检工作专题会议,传达省国资委关于委管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和学习《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并安排部署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有关工作。二是以制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工作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格局,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三是结合实际制定《印发的通知》,循序渐进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并明确司属各单位、部门职责分工以及有关工作任务,要求各责任人和部门要严格按照分工要求组织开展工作,按时保量抓好落实。四是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纪检宣传工作,开展以《准则》、《条例》、《纲要》及《选编》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对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认识。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强化日常监督,强化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二是按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方案部署认真开展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加大监督执纪力度,落实“三为主”要求,把管党治党压力传导到基

  层。对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情况作出“画像”。

  三是对改革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继续完善和改进纪检监察体制,使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常态化、化。

  中共深圳市XX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2019年9月28日

  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工作汇报 体制改革 监察 工作汇报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