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市城镇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市城镇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17 00:01:56

为进一步了解**市城镇妇女灵活就业情况,为做好妇女工作提供对策,春节前我们在全市灵活就业妇女中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

一、灵活就业城镇妇女就业状况

目前,**市城镇妇女灵活就业群体的从业形态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其构成包括自营劳动者、家庭帮工、季节工、小时工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其就业目的大多以缓解家庭生活困难为主,在抽样调查的3000人中,有2162人灵活就业的直接原因是家庭生活困难,比例占72.06%,而想找点事干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仅占5.97%和10.99%,因此,实现灵活就业的妇女中对目前就业状况满意的仅占总数的12.91%,比较满意的占39.38%,不满意的占23.53%,占54.81%的女性抱有“先干着以后再调整”的心态。从收入看,大多数灵活就业的女性工资仍然不高,月收入在301—500元之间的比例最高,占65.22%,300元以下的占19.03%,500元以上的占15.74%。同时,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在灵活就业中有较大差别,总体看,年纪轻、学历高的女性灵活就业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年龄的增大、文化程度的降低,就业率和择业标准以及工资水平呈下降趋势。从就业方式看,灵活就业的女性多以受雇佣形式实现就业为主,比例达到58.65%,采取自主经营形式实现就业的只占7.47%,与人合伙经营的只占1.64%,其他形式占32.24%。并且灵活就业主要分布第三产业,比例已达总数的79%,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实现灵活就业的分别占13.6%、7%。

二、城镇妇女在灵活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就业压力大

灵活就业女性一般从事的是收入低的工作,工作不稳定是普遍的。下岗职工被招聘到企业就业,一般都是临时性的,大多没有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目前,在相当一部分新经济组织中存在着用工制度不够规范的现象,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仍较欠缺。如有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招工性別歧视、随意提高招用工的条件、不愿用生育年令的女性、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男女同工不同酬、超时工作、随意克扣工资、随意辞退女工和以招聘失业人员来博取廉价劳动力等现象。许多参与调查的灵活就业女性或多或少的都遭遇过这样的事情。她们在就业过程中总是缺乏安全感,生怕随时会丢掉来之不易的工作。因此,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没有正式劳动关系是灵活就业人员的最大困难。

(二)大多数受雇灵活就业女性属于临时性再就业,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

尽管她们有强烈的参保愿望,往往很难实现。到目前为止,灵活就业人员与现行社会保险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依然被排斥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学术界不断呼吁我国尽快建立一项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使其中的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因此,改善灵活就业者的福利与保障政策无疑也会使女性灵活就业者因之受益。从调查看,随着个体、私营等新经济组织的崛起,灵活就业女性在新经济组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不能像国有和集体企业那样完全享有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从这些受调查人员自身的角度看,低收入使得她们对社会保险或是毫无概念,或是望而却步。实际上,对于低收入的下岗职工来说,解决眼下吃饭和孩子上学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社会保险则是“奢侈品”,“想都没想过”。

(三)缺乏政策性扶持

调查中发现,在女性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中,有93.4%的人没有享受到政府有关的优惠政策。在询问灵活就业女性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时,她们提得最多的是“失业人员自己开店时,适当减免一些工商费和税”。实际上这些政策都有,但她们不是很清楚。还有79.14%的人没有领到《再就业优惠证》(这些都是集体企业人员,多年以来一直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而她们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

(四)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服务管理

在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中,真正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实现就业的只占4.35%。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介绍机构鱼龙混杂,特别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私营或团体开设的职业介绍机构,本来信誉度就不好,个别的职业介绍所还要以介绍工作为名,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行骗钱之实。在调查的失业者中,只有19.08%的失业女性到职介所登记求职。严重阻碍了职业介绍机构职能作用的发挥。

(五)创业技能培训还有薄弱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市的灵活就业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普及面不广、失业职工参与率不高。有80%的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加过再就业培训;
二是针对性不强。失业女性接受的培训课程中,80%是知识类培训,如电脑、财会、企业管理等。但实际参加灵活就业女性54%的人则选择技能类课程,如美容美发、家政服务、服装缝纫等。

三、促进城镇妇女灵活就业的建议及对策

(一)要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对做好灵活就业工作的认识

随着**市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的加快,更多的人会面临着再次就业。在这种就业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尖锐、正规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的情况下,加速灵活就业的发展是解决千万人的饭碗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是思想上要认识到位。目前,灵活就业领域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这就更需要从思想上对灵活就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各级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树立大就业观念和现代就业观念。二是情感上要关怀到位。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一般收入不高,而且工作不够稳定,基本上社会保险没着落,养老、医疗没保障,直接影响灵活就业的稳定性,也是灵活就业人员及其家庭最大的后顾之忧。所以,应该对灵活就业人员在情感上给予特殊的人文关怀,帮助她们在灵活就业领域找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三是宣传上要覆盖到位。很多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对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灵活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概不知,造成政策理解和运用上的“盲区”。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灵活就业方面的政策、信息和灵活就业领域涌现的典型人物,使广大劳动者了解国家关于灵活就业方面的政策,消除思想顾虑,在舆论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努力营造重视并支持灵活就业、依法保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

(二)依据灵活就业行业性质和人员自身状况的不同,对灵活就业实行分类指导

一是可根据灵活就业者所在行业性质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政策指导重点。对在小企业灵活就业的人员,重点是制定实施支持小型企业创办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在大中型企业的灵活就业人员,重点规范好这些企业的用工行为和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上;
对在非正规部门灵活就业的人员,重点调整和完善现行劳动法律制度;
对从事独立服务的灵活就业人员,重点是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服务。二是对国有企下岗职工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也要进行分类指导。对城镇下岗参与灵活就业的职工,特别是生活和就业都比较困难的群体,应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他们实现灵活就业。对集体企业下岗的职工,在安置中能否取消优惠证的限制,特别是4050人员应作为今后照顾安置的重点。

(三)成立灵活就业组织,建立一套有效的社区就业管理和组织体系

基层社区组织与就业人员的关系最近、最直接,比较了解灵活就业人员的思想动态、经济状况、急迫解决的问题和就业需求,可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心贴心、面对面的最直接的服务,使社区服务的就业潜力转化为现实。一是在社区建立劳务型就业组织或中介服务机构。社区中介服务机构可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以协议或登记方式确立劳务关系的服务。二是在社区建立固定的劳动力大市场,将其建成灵活就业人员能进能出的蓄水池,把分散的以个体形式出现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就业人员组织起来同时,可在劳动力大市场中设立就业咨询、“一对一”就业指导、即时就业等多种就业服务。三是建立社区与社区之间信息可共享的网络传输平台,为求职者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信息服务,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各类就业岗位情况,以便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做出选择。四是建立社区“劳动保障监察与仲裁窗口”,由专人出面帮助灵活就业人员解决矛盾,代理劳动争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心地从事灵活就业。五是扶持社区开辟机动、灵活、多样的就业渠道,如可引导社区灵活就业人员大力发展送报、早餐、夜市等非全日制就业;
参与供热、采暖、旅游等阶段性就业;
进行小编织、小饭桌、小制作、旅游纪念品等家庭就业。

(四)汇社会各界的合力效应,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支撑性服务

一是多渠道提供更多的灵活就业岗位。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被逐步剥离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就业市场,也是一个新的就业增长点。如可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到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项目之中。二是建立健全“劳务派遣组织”,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发挥劳务派遣组织在促进灵活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将灵活就业人员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派遣到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从事季节性、阶段性就业。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工单位和灵活就业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在法律上确认灵活就业形式的地位和作用,着手制定灵活就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把对灵活就业形式的重视上升到法律层面。其次,在专门法律尚未出台前,应抓紧完善实施**市灵活就业领域劳动关系的制度建设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尽快设计出一套立足**市情、符合各种灵活就业形式特点,有利于促进**市灵活就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四是建立和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险制度,解除灵活就业者的后顾之忧。五是为灵活就业者提供灵活多样的就业培训服务。由于灵活就业者年龄大小不一、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岗位要求各不一样、就业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应对不同类型的灵活就业者提供不同的培训。培训机构可采取送培上门、阶段学习、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等灵活方式,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城镇 妇女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