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2-03-12 00:28:28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他的《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作品,在我国美学研究史上都享受盛名,这些作品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流畅的文笔、深刻的哲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学研究人。同时,也对提高民众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美学研究是朱光潜先生一生的使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欧洲留学期间,便领悟了西方美学研究各大流派的精粹。当他回国任教后,便为我国美学研究开启了近代的严谨的学术科学大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他不得不中断美学研究。但在特殊的岁月里,他仍然仔细研读马克思经典原著并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深刻的比较了西方传统唯心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两者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再次推动了我国新时代的美学研究高潮。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在欧洲留学时所作的一篇博士论文。原篇以全英文写作而成,后经其翻译润色后再在中国予以发表。时隔近一个世纪,这篇佳作仍然散发着柔和而持久的光芒,温暖抚摸并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品读它的读者。朱光潜先生在本书中细致系统的阐述了悲剧产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并详细总结了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许多哲学家对于美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并具体结合一些经典悲剧作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本书中,作者从第二章到十二章具体论说辨析了一些重要概念。比如,什么是审美态度?什么是悲剧美学?应用于悲剧的心理距离说到底是什么?快感和恶意、怜悯和恐惧等人类主观情愫在悲剧演绎过程中有何体现和推动作用?悲剧所要体现的是什么……作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列举悲剧研究史上各大流派的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研究的方式,让我们能更为领会悲剧到底是什么,悲剧所要体现的是什么精神!

那悲剧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据百度百科所收录,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对于“悲剧”,鲁迅先生也提出他的看法: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具有局限性,他提出的这个是从反传统文化角度来说的。

悲剧的形成与发展到底依靠什么呢?什么是悲剧?综合全书,我总结发现了有四种观点:一是快感恶意说,认为悲剧的产生与发展依靠的是人们观看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恶意,这种恶意再引起我们精神上的愉悦。二是同情说,欣赏悲剧的人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与悲剧中的主角的不幸紧紧联系在一起,并跟着悲剧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最终在悲剧人物的不幸结局中留下同情的眼泪。三是怜悯净化说,即欣赏者在欣赏悲剧时为剧中的人物角色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怜悯或恐惧,随后将自身某些负面的情绪予以释放,待情绪净化后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下来以达到心静如水的状态,即让灵魂达到一种澄透明净的状态。四是自我强大说,将生活中最悲壮的一面活生生的体现的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睁大眼睛看,而不是畏畏缩缩躲起来。等到我们也许同样遇上那般事情时,有所经验教训,而不是不知所措。自我强大的目的是即在现实生活中不畏惧这样的磨难,又在精神层面上,让灵魂得到一种升华。我其实并不同意快感恶意说这种看法。或许是我审视悲剧的角度不如他人深入,我无法想象看悲剧产生“优越感”这种行为,这样的世界未免太黑暗了。同情说与怜悯净化说在一定程度上相同的。因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是我们普通群众最为直接的观剧心理。悲剧,作为一种最为直观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一种最直接的同情感是无可厚非的!而关键在于,欣赏完后,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怜悯净化说与自我强大说在这个问题上走的更为长远。那么到底什么是净化?自我强大又有什么体现?

莱辛认为,悲剧中我们为别人感到惋惜,为自己感到恐惧。观众对于悲剧中的人物遭受不公平的命运惨遭非人折磨而感到巨大的惋惜感和恐惧感。一般被惋惜的对象常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秀美感。他们在某些方面总是有些欠缺,似乎很容易受到伤害,这易于引起人们的爱怜心理。而当秀美感再带有一点悲哀意味的时候,最惹人爱怜。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作用是“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种情绪的净化。”情绪净化后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下来,达到心静如水的状态,这种净化就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人的灵魂便达到一种澄透明净的状态。比如说我们看完一场悲剧,我们会觉得惋惜并为此叹息,更甚者会流泪,然后对这个悲剧进行梳理,细细感受,这就是一种净化。

在谈自我强大前,我需要纠正两个普通群众对悲剧的错误的认识。第一,悲剧作为戏剧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艺术的体现,而并不是一种状态。因此,悲剧并不等同于悲惨!第二,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悲剧的结局就是悲惨的,但是悲剧其实更多的一种悲壮。而自我强大,则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在欣赏悲剧时,可以为悲剧人物而悲伤、同情、怜悯、愤怒、狂喊……但是,当我们欣赏完悲剧后(有时,也在欣赏悲剧时),一要体会造就不幸结局的时代背景,二要感悟悲剧角色的悲壮情怀,三要勇于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尤其是第二点与第三点,这是欣赏悲剧最高尚的体会。

悲剧的形成与发展到底依靠什么呢?我在阅读完这本书后,发现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准确的答案。因为,他认为,无论是快感恶意还是同情、是为追求怜悯净化还是希望自我强大。这样的情愫都能够在悲剧中体现。悲剧首先是戏剧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戏剧所要追求的是一种人类普通生活及精神的平衡。人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或喜或忧或惆怅或哀怨或悲痛或感动,种种的不同情愫交融在一起才是一出最完整的戏剧,强调某一种情愫在发展过程中起绝对强调的突出作用,与戏剧所要体现的内涵并不相符。同样,在悲剧中,是追求快感还是同情,是希望得到净化或是渴望自我强大,都并不是些值得我们解答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问,悲剧总需要给我们留下一些最直接的能让我们体会到的东西吧!对于这个问题,朱光潜先生同样也没有予以回答。仔细想想,也许,真的的体会并不是听别人怎么说,而是应该自己去认真去欣赏品味才能得到吧!



推荐访问:心理学 悲剧 心得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